在畜牧养殖和饲料科学中,“生物素”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营养素。虽然它的需求量微小,但其作用却至关重要。理解“饲料原理的生物素”,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障动物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全面解析生物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原理,解答您可能关心的所有问题。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B7或维生素H,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是动物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这些酶参与机体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关键代谢过程。由于动物自身无法合成足够满足其生长和生产需求的生物素,因此必须通过日粮(饲料)额外补充。
生物素的作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作为“代谢钥匙”,开启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的途径。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蹄部健康与角质化: 这是生物素最广为人知的功能。它直接参与角蛋白的形成和成熟,角蛋白是蹄部、皮肤和毛发的主要结构蛋白。充足的生物素能显著改善蹄壳硬度、强度和完整性,减少蹄裂、蹄溃疡(尤其常见于奶牛)和脚部问题,从而降低因跛行导致的淘汰率和生产损失。
皮肤与被毛健康: 同样基于其对角蛋白合成的作用,生物素能改善皮肤状况,促进毛囊发育。在毛皮动物(如水貂、狐狸)和养猪业中,补充生物素可以使被毛光亮、皮肤红润,减少皮炎和湿疹的发生。
繁殖性能: 生物素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显著提升。
能量代谢与生长性能: 作为丙酮酸羧化酶等关键酶的辅酶,生物素参与葡萄糖的异生作用和脂肪酸的合成。这意味着它帮助身体更高效地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和体脂,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增重。
禽类爪垫健康与蛋壳质量: 在家禽中,生物素对预防肉鸡的“脂肪肝和肾综合征”(FLKS)和改善爪垫皮炎至关重要。对于蛋鸡,生物素参与子宫内碳酸钙的沉积过程,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减少破蛋率。
缺乏生物素时,动物会表现出一系列非特异性但影响严重的症状:
添加形式: 饲料中添加的通常是人工合成的D-生物素,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它有1%、2%等多种浓度的预混剂形式,便于在饲料中均匀混合。
添加量(需要量): 生物素的需要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无固定统一的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因此,最科学的做法是参考权威机构(如NRC)发布的各动物营养需要量标准,并结合饲料配方师的意见和养殖场的实际生产表现来确定最佳添加量。
与其他营养素的协同: 生物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它与锌、锰、蛋氨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协同工作,共同维持皮肤和蹄部的健康。均衡的营养是发挥生物素最大效用的基础。
问:饲料原料中也含生物素,为什么还要额外添加?
问:添加生物素划算吗?投入产出比如何?